攻坚绘蓝图 笃行谱新篇————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土建4标TBM区间右线全线贯通施工侧记 | |
| |
时间镌刻崭新年轮,岁月书写时代华章。 6月5日11时30分,随着“昆仑45号”TBM巨大刀盘破壁而出,承建的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土建4标TBM区间隧道右线顺利贯通,同时也标志着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项目全线首个TBM区间实现贯通重大节点目标。 超前谋划稳推进 挂图作战强管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部管理有妙招,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未雨绸缪,积极践行“四勇一为”价值追求和“三真”工作要求,以攻坚克难的“四局人”精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一次进入重庆轨道交通市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项目建设施工前期主动作为,与地方政府、监理、业主等单位建立关系,全体员工着力培养“超前意识”,工作过程中不但要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还要有下下步的部署。工程建设初期“人、机、料、法、环”的实施性策划,始发前期的临水、临电,TBM的下井、始发,每一个重要步骤,每一个重要工期节点,始发竖井的开挖、始发托架的布置等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不至于到时手忙脚乱。用项目负责人孙涛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看得远,才能赢得下。” 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项目线路全长10.8千米,西起盘桂路站,东至一期工程民安大道站(已建), 由负责承建的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土建4标段,起于龙溪站,止于民安大道站(不含),全长2.9千米。其中含2站(龙溪站、嘉州路站),2区间(龙溪站~嘉州路站区间、嘉州路站~民安大道站区间),1竖井(嘉州路站~民安大道站区间TBM始发竖井),嘉州路站与既有3号线嘉州路站实现换乘。TBM区间右线区间总长2332.9米,总共设置3处联络通道。项目建成后将和4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贯通运营,届时将串联起大石坝组团、观音桥组团、火车北站、唐家沱组团、龙兴组团等重要区域;进一步加密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更加方便广大市民乘客出行。 作为项目TBM始发地的民安大道是北部新区连接中心城区的“第四通道”,也是连接北部新区、渝北和江北的城市快速干道之一,每天车流不息。始发井场地长232米,宽18至25米,垂直落差达18米,场内唯一的施工道路宽4至6米,仅能满足单车道通行,施工所需的渣土运输车辆、管片、砂浆等材料运输车辆以及管片叉车在场内交织运行,交通组织协调难度大,且周边紧邻居民住宅区,下穿地面建筑物多,对噪音、扬尘、光污染防治要求高,施工环境极其复杂、敏感。 项目团队在施工过程中积极与地方各级部门协调沟通,在场地临建规划、工艺工序、工期安排、文明施工等各方面进行了极致优化,做到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管理层以“挂图作战”的方式科学倒排工期,通过优化工序、创新工艺,保证各个步骤、环节高效紧凑,一个一个施工节点如期、有序推进。身处其中的党员干部更是奋力向前,冲锋在一线,奋战在一线。2022年2月24日高标准完成始发竖井开挖,顺利通过关键节点验收,2022年4月27日完成始发竖井前后导洞开挖施工……每一个阶段成果节点的达成,都为TBM“首发”积累了坚实的基础,也间接验证了管理决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昆仑45号”TBM较传统的始发方式组织相对较为复杂,需通过垂直竖井吊装下井组装后,通过预先浇筑的导台和滑轨,采用液压千斤顶平移经过68米长的始发导洞后到达掌子面,然后连通水、电、液压等管线,调试完成后开始始发。按照常规进度,整个平移、调试到始发一般需要45天左右才能完成,项目团队死死盯守、凝心聚力、精细计划、精准执行、调资源调人力、划分责任部门、确定完成时间,24小时奋战坚守,领导班子包保抓重点工作、抓始发关键节点,仅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执行到位、准备就绪,开创了四局TBM始发“山城速度”。 2022年6月30日,项目首台TBM区间(右线)正式始发;2022年8月18日,项目首台TBM区间(右线)顺利突破百环大关并通过验收;2022年12月18日,嘉州路站~民安大道站区间(右线)TBM顺利贯通;2023年1月7日,项目首台TBM区间(右线)掘进顺利过嘉州路站;2023年6月5日,项目TBM区间(右线)实现全线贯通,为项目部下一步TBM区间(左线)的顺利贯通提供借鉴和样板,同时为项目的优质高效履约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直面挑战勇实践 高标严律勤攻坚 “铭记勇实文化,高标准严要求!不能给水电四局丢人!” 在悠久的历史里,崇实尚勇的精神引导着建设者跋山涉水、勇往直前,在艰苦的年代,一代代四局人肩负强国责任,身处深山峡谷,在祖国的大江大河上开发电力、兴修水利、 改善生态,淬炼出“五个特别”高原水电人精神、龙羊峡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总结提炼出“回归本来、面向未来,踔厉风发、勇毅前行”发展使命,“四勇一为”价值追求、“三真”工作要求及“四最”企业发展目标等新时期四局“勇·实”特色精神文化理念。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精神,必须要传承这样的信仰。 标段嘉州路站~民安大道站区间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对首台TBM顺利推进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区间穿越地层主要为砂岩、砂质泥岩,隧道最小纵坡为千分之九,最大纵坡为千分之十五,最小平面曲线半径为385米,区间最小隧道埋深为27.5米,最大隧道埋深为52.1米。区间砂质泥岩饱和抗压强度为2.9-8.7兆帕,砂岩饱和抗压强度为15.3-40.4兆帕,且区间下穿居民区、城市立交、商业楼等重点构建筑物,侧穿既有轨道交通3号线,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等复杂施工区,并以“先隧后站”的施工方式掘进通过标段在建嘉州路站后在龙溪站大里程风亭接收,对安全风险防控等级和TBM设备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一项百年大计、良心工程,项目部带领团队充分考虑施工期间每一个可能的影响因素,对TBM设备每一个结构细节进行了仔细研讨,考虑施工周期、适应性、安全性等量身打造了集高强度、高效破岩、强耐磨于一身的复合式土压平衡TBM“昆仑45号”。与此同时,在施工掘进期间,持续开展成型隧道质量管理,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使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过程抓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方针,紧紧围绕质量目标开展各项质量保障工作。其中区间隧道成型质量得到业主、电建集团的一致好评。 面对压力与挑战,项目部坚持“强化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方案、狠抓过程管控、刚性考核兑现”的管理思路。TBM操作人员严格控制掘进参数,保证TBM掘进姿态平稳,严格加强TBM施工的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片拼装质量,打造“无错台、无破损、无渗漏”的管片区间隧道,确保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及施工进度等共同推进。自首台TBM始发以来,项目部组织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测量监测人员进行专项技术、技能培训,多次进行TBM施工技术交流总结会,深入施工现场,分析TBM推进速度、推力、扭矩、土仓压力、同步注浆浆液性能及注浆量、渣土改良方式、出土量等各项掘进参数,优化改进TBM刀具配置等技术措施,将TBM的掘进适应性发挥到最佳。 降本增效有创新 党建引领谱新篇 “党建+为工程注入活力,也让我们获得成长!” 项目部深入探索“党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落实“党建+质量”“党建+安全”“党建+成本”“党建+创效”“党建+履约”等工作,激活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项目经营中的引领作用,在项目安全生产关键位置开展发明专利研发、创新成果推广,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创新和技术攻关活动,先后对TBM掘进姿态控制、施工工艺风险控制等进行系统优化,在保证TBM快速安全高效掘进的同时开创了数个“第一次”,施工现场垂直起升设备龙门吊通过异形的小车结构、调整小车起升系统及优化起升系统性能配置,解决了井口与场地长度方向存在较大夹角、狭窄场地副起升悬臂有效作业范围及竖井超深造成垂直运输工效低的难题等一系列施工难题;通过BIM技术动态模拟及可视化交底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复杂条件下TBM竖井井下有序组装和分体始发;通过将始发反力装置由传统的始发反力架优化为始发反力牛腿,保证了TBM在初支条件下安全快速始发和掘进;通过陀螺仪定向及隧道中部增设垂直测量孔等措施,保证了超深竖井条件下测量控制网的有效转换,使长距离隧道线型得到了有效控制。过程中不断淬炼高超娴熟的技能,涵育精雕细刻的理念,积攒奋发进取的干劲,攻克“卡脖子”技术、占领制胜制高点,实现全面实现施工“质效”双提升。 项目通过设置党风廉政示范窗口及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创建党员示范岗与党员突击队,切实发挥党员干部在工程建设关键阶段、关键节点、关键岗位的先锋模范作用,助力项目重大工程节点如期实现,真正确保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推动党建融入生产经营、服务生产经营。掘进施工期间,项目团队创造了最高单班进尺9米,最高日进尺15.75米,最高周拼装环数59环,最高月进尺300米,平均月进尺超过214.5米的优异成绩,得到了各方一致认可和赞誉。 今朝已成,明日仍在。未来,我们还有无数困难要克服,还有许多荣誉要承载。要记得,全力以赴冲难关,一丝不苟做细节,砥砺前行,创佳绩。要明白,崇实尚勇不忘怀,精益求精重实践,持之以恒,有始终。项目团队也将一如既往认真系统总结施工经验,持续强化施工过程管理,确保项目整体优质履约,为进一步推动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四局动力”。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