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专题报道

【一线正能量】于莎:这个姑娘有点“虎”

发布日期:2023-06-04   信息来源:第三分局   作者:崔晨天  字号:[ ]

“莎”字用在取名寓指温婉、秀美、和颜悦色之意,若是平时你见到于莎,只会觉得人如其名,好一个温婉的姑娘。但在新集项目部有个叫于莎的姑娘,作为与她相处近三年的同事,都会觉得,这个“莎”有点“虎”。

角色转换多历练

于莎,中等身高,圆圆的脸上没有甜甜的微笑,总是眉头紧锁,好像在思考什么的样子,走路也总给人一种急匆匆的感觉。当我给于莎讲到时,她也是笑着说,“当时实在是太忙了,脑子里总是想着还有什么活没干完,要赶紧去干,感觉那会每天头都昏昏的。”

在三河口项目部时于莎一直从事资料员工作。来到新集后,当被问到愿不愿意换个岗位去生产部时,稍做犹豫的于莎还是接受了这个挑战。

“我也想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想着还年轻,就挑战一下自己吧。”回想到自己刚接手新工作时的手忙脚乱,于莎停顿了一下苦笑着说:“没想到现在的岗位能有那么累。”

刚开工的项目是最忙的阶段,又是自己不熟悉的岗位。对于于莎而言,每天都忙着跟各种计划、日报、周报“作斗争”。完全不像以前做资料员时“按照模板去套”那么简单。对于工程每个部位的施工进度、形象变化、资源配置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施工重点都要了然于心。当时分管生产部的副经理潘永东对于莎说:“排计划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你要到现场去,因为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复杂多变的,不跑到现场看,你这个计划就是浮于表面不切实际的。”

新集水电站点多面广,初期围堰填筑时雨雪天气较多,但总能看到于莎穿着雨鞋出现在工地,跟现场管理人员确认施工进度、现场的人员、机械设备配置。通过一段时间在施工现场的磨炼,于莎已俨然成为专业管理人员,提前完成了领导要求的“对工程建设情况了然于心”。

雷厉风行不懈怠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五,我们部门主任拿着本子兴致勃勃的走到办公室对我们说:于莎这姑娘可以啊,简直就是“虎妞”。一句话把我们办公室成员的好奇心直接拉满,忙问怎么了。原来是前一天的生产调度会上,生产部主任临时有事,生产周计划汇报交由于莎负责,她依据生产周报,对上周计划完成情况、现场存在的问题、下周工作安排一气呵成、气场全开,不仅安排工作条理十足,还精准地指出各施工工段存在的具体问题,颇有生产管理部门雷厉风行、运筹帷幄的工作风范。

记得有一次我在施工进场路上遇到于莎,当时她正在跟部门新分来的学生讲话,一名施工人员从旁边路过时被她发现没戴安全帽,被于莎喊住就是一通教育,我走过去时还听她在说:“别管是路上还是哪里,只要你进了这个施工区域,你就必须戴安全帽。”当我把这个事情说给于莎听时,她也是笑着说:“是不是当时我嗓门太大了。”

我问她,面对那么多现场负责人,你会对自己说的内容不自信么?不怕他们反驳你吗?“不怕。”于莎回答得很坚定。“因为我对施工现场的情况非常了解,我对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实际存在的,有理有据的事干嘛要怕。”

转岗不过一年多的于莎已经在生产管理岗位建立了工作上的自信,而当我看到她那5个厚厚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写满了每一个仓号、每一个施工部位的施工情况后,也明白,她的自信是建立在她的努力和勤奋之上的。无论是在前方了解施工生产情况统计还是在后方编制生产计划、内业资料,她都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以勤补拙工作优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不是天赋型的人,上学期间别人听一遍就懂的题,我需要多听几遍,但我相信勤能补拙。”

勤能补拙么?我想在于莎身上可以找得一个肯定的答案。

刚接触生产管理工作的于莎,并不被人看好,对图纸的不熟悉,对现场的不了解,女孩子能做好这份工作吗?身边人的质疑,自己对自己怀疑,一度让她想离开这个岗位。

“不是说工作有多难,还是我自己太笨了。”这是于莎对自己的评价。

为了弥补自己的“笨”,于莎只能用“勤”来补。

每当夜幕降临,你总能看到生产部的灯在亮,梳理计划、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现场确认各个施工点的施工进度,做好笔记,这是于莎能想到最笨的办法。

现在,于莎已经可以不用亲自到现场就可以排好计划,所以她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没有哪个岗位是女孩子不能干的,只有自己想不想干好,愿不愿意干好而已。”

从被质疑到被肯定,于莎只用了一年。一年后的于莎被聘任为生产部科长,2022年度被授予“先进(生产)工作者”。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